成功人士都在做的五個早晨儀式

by Hao

你贏過別人的,不是聰明,而是早晨的這一小時

為什麼要向成功人士學習「早晨習慣」?

你有沒有發現,那些真正頂尖的人,不論是企業家、演藝明星、還是高階主管,他們的成功似乎都來自一種「看不見的自律」?
其中最重要的一點,就是——他們如何開始一天

心理學研究指出,早晨的第一小時會決定你一天的心情與行為模式。而根據《富比士》、《哈佛商業評論》的報導,超過 80% 的高成就者都有固定的「早晨儀式」。
這不是迷信,也不是表面功夫,而是一套能幫助人們穩定心態、聚焦目標、保持能量的習慣設計。

與其羨慕他們的財富、聲望與表現,不如從模仿他們的早晨習慣開始。

以下,就讓我們來看 5 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成功人士,他們每天早上都堅持的儀式是什麼——這些習慣,也許會成為你人生的轉捩點。

儀式一:冥想 / 靜心(代表人物:歐普拉·溫芙蕾)

歐普拉曾在訪談中說:

「我每天早上會花 10 分鐘坐著冥想,不為了安靜,而是為了清醒。」

她每天醒來後,第一件事不是滑手機,而是讓自己「回到內在的自己」。透過冥想,她訓練自己在混亂中找回中心。

為什麼重要?
因為現在人一醒來就面對通知、訊息、壓力,冥想能讓大腦緩啟動,幫助你清楚設定一天的重點與情緒。

 

儀式二:寫下感謝(代表人物:BLACKPINK JENNIE)

BLACKPINK 的 JENNIE 曾在日韓訪談中提到,她習慣早上用筆記寫下「三件今天感謝的事」,有時是「昨天的表演很順利」、有時只是「早餐是我喜歡的」。

為什麼重要?
感恩日記能強化你的心理韌性與正向感,對於藝人這種高壓職業來說,尤其重要。而這也是心理學中著名的「感恩練習法」。

 

儀式三:運動10–30分鐘(代表人物:余文樂)

余文樂在社群上常分享他清晨出門跑步、做重量訓練的畫面。他曾說過:「早上動起來,是我一天最安靜的自我時間。」

即使當爸爸後,他還是堅持早起運動,因為他知道,「健身不只是身體變好,而是讓我不失控」。

為什麼重要?
早晨運動不一定要激烈,散步、伸展、瑜伽都可以。這能釋放腦內啡、提升大腦專注力與心情指數,讓整天狀態更穩。

 

儀式四:規劃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(代表人物:可口可樂前CEO 穆塔爾·肯特)

可口可樂前CEO 穆塔爾·肯特曾分享:「我每天早上只做一件事:問自己今天要解決的最重要問題是什麼?」

他不靠待辦清單轟炸自己,而是專注在「一件事」,因為人的注意力有限,不能被瑣碎事消耗。

為什麼重要?
這就是「番茄鐘法」與「一件事法則」的核心思想。每天早晨先選出你要贏的一局,才不會整天都在打雜。

 

儀式五:不碰手機前30分鐘(代表人物:金卡戴珊)

你可能想不到,金卡戴珊這位社群女王,竟然是「起床不碰手機派」的信徒。她曾說:

「我一早起來都不看手機,我只想先好好跟自己相處。」

她會先沖澡、喝水、跟孩子互動、做伸展,等完全「進入狀態」才開始接觸世界。

為什麼重要?
一早滑手機會讓你的大腦陷入「被動模式」,你開始回訊息、看別人怎麼過,整天都在追進度、追通知。

 

早晨不是一段時間,而是你人生的導航鍵

成功不是從會議桌開始的,而是從鬧鐘響起的那一刻。

早上怎麼啟動自己,會決定你這一天是混亂還是清醒,是倉促還是有節奏,是被動還是主動。
明天早上,不妨挑一項開始試試看。從「不碰手機」或「寫下今天的感謝」開始,讓你的大腦知道:今天的主角,是你。

您可能也喜歡

留下您的評論